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一、网络与Internet 1.网络的定义: 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网络中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依靠协议进行。协议是计算机收、发数据的规则。 TCP/IP:用于网络的一组通讯协议。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和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2、调制解调器(Modem) 既是收发器,又是接受器。它可以将计算机的数据(Digital)信号转换(调制)为模拟(Analog)信号在传输线路上进行传送,同时也可以将线路上传输的模拟信号解调回数字信号传送给计算机。 3、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远程终端联机阶段:主机—终端 计算机网络阶段:计算机—计算机 Internet阶段: Internet 4.网络的主要功能: (1)信息资源共享 (2)数据信息传输 (3)分布处理 (4)综合信息服务 5.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地域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Internet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写为LAN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简写为MAN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写为WAN ·按拓扑结构分:(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节点间的物理连接方式) 总线形、环形、星形(树形)、混合形: 6、数据通信中的几个主要指标 a.数据传输速率 是指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单位为位/秒(记为bit/s或bit per second,简写为bps)。如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率由早期的300bps逐步提高到现在的28.8Kbps,33.6Kbps和56Kbps,速度越来越快。 b.误码率 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传输可靠性的指标,指的是二进制码元传输出错的概率。如收到100000个码元,经检查后发现有一个错了,则误码率为十万分之一。 c.信道容量 表示一个信道的传输能力,对数字信号用数据传输速率作为指标,是以信道每秒钟能传输的比特为单位的,记为比特/秒或位/秒。 7.网络的体系结构 OSI 的七层体系结构: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8.局域网的工作方式 通常有两种: ·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 提供资源并管理资源的计算机称为服务器;使用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称客户机; ·对等(Peer-to-Peer): 不使用服务器来管理网络共享资源,所以的计算机处于平等的地位 9.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 又称国际互联网,规范的译名是“因特网”,指当前各国、各地区众多开发的网络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全球性网络。 · 我国Internet的发展情况: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起步。 1989年我国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运行。 · 我国已陆续建成与Internet互联的四个全国范围的公用网络: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10.IP地址: 我们把整个Internet看作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所谓IP地址,就是为Internet中的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在全球范围唯一地址。 IP地址是用“.”隔开四个十进制整数,每个数字取值为0—255。形式为AAA.BBB.CCC.DDD,如202.96.151.199。 IP地址分A、B、C、D;E五类,目前大量使用的是A、B、C三类,D类为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IAB专用,E类保留在今后使用。 如果一个IP地址AAA的值在1—126之间,表示它属于A类地址;如果AAA的值在128—191之间,表示它属于B类地址;如果AAA的值在192—254之间,表示它属于C类地址。
本文关键字:|网站优化改版|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做网站的公司|湖南网站制作|长沙网站制作,长沙网站建设,长沙做网站的公司,长沙网站公司,网站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