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公务员争当农民擂倒你

在就业压力增大、无数人争考公务员的今天,浙江义乌市却出现部分公务员把户口迁入农村,愿意回村里“当农民”的怪事。前不久,义乌市200多名拥有农村户口的公务员,被市纪检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要求从农村迁出户口、办理农转非、退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7月13日《新华网》)
众所周知,当今 炙手可热的“职业”(准确地说应当是“身份”)是公务员。“农民”这个身份在当下和公务员相比,简直没有可比性。不知道有多少农村孩子,为了脱离农村户口变成“城里人”在努力奋斗,而浙江义乌200多名公务员却争先恐后“农民”,的确显得很扎眼。
为什么啊?无外乎还是利益驱动,而且是“巨额”利益驱动。据报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在义乌市拥有农村户口关系到旧村改造补偿等利益。如果本人户口在农村,旧村改造能分到108平方米的宅基地,可以盖起4层半的房子,这中间有巨大收益:一方面,宅基地可以参与流转,当地市场价每平方米都超过2万元;另一方面,盖起的房子可以利用地处义乌小商品城附近的区位优势,开展物流运输、物业租赁等业务,每月可以获得比许多城市居民还要高的收入。
我们有些公务员的脑袋比商人还精,真是无利不往。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诱惑,他们哪能把持的住。所以,对于义乌这200多个“农民公务员”,我们还是能够理解的。不过,这样的“双重身份”总归是不合适的,有关部门进行适当的处置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笔者对义乌的处置办法有个小小的建议。
既然这200多名公务员如此向往田园生活,我们为什么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呢?如果强人所难,非要留下他们继续当公务员,他们“身在公堂,心在田埂”,既耽误了个人前途又影响工作,得不偿失嘛。再说他们如果当了农民,还能为精简政府机构做出贡献,也为那些千辛万苦想当公务员的有志青年空出了位子,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啊,义乌有关部门与其让这些人迁出农村户口,还不如干脆开除他们的公职,满足他们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