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卖票的婚礼吗听起来是笑谈,说起来是奇闻,没有这是真实的存在我
说出来听听
2007年5月就扯下结婚证成为合法夫妻的申雪、赵宏博,在三年“皮革婚”都过了之后,总算要操持一场婚礼了。 在不畏酷暑替“卖票的婚礼”动脑筋费神的时候,忽然瞧见“潍坊杯”邀请赛韩国高中联队不满连吃两张红牌罢赛,宿茂臻带着的国青队被判赢他们3:0的事儿。单论罢赛,韩国高中联队这么办当然不应该,可是比赛咱没看,裁判怎么给的韩国学生们两张红牌咱也不知道,于是乎,人家这个“不应该”的前头,是不是还有谁出于什么动机先干下了“更不应该”的事情,还真不好说。 “潍坊杯”年年在鲁能足校里踢,尤其今年还给冠军悬赏两万美元,主观上国青队想得冠军、客观上组织者想让国青得冠军,这都是人之常情。出了韩国学生罢赛的事儿,等于以极端的方式给咱们提了个醒,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赢球一定靠本事,不能动非分之想、整邪门歪道,那样的话,且不说“办成国际知名青少年赛事”的口号成了大笑话,口碑传出去以后就更没人陪咱玩儿了。 操持婚礼应该,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还是愿意把一场新郎、新娘盛装露面、敬酒点烟的煽情婚礼,当成一男一女两口子新生活的起点,至于他们的婚姻倒是哪天领的结婚证开始受到法律保护,大伙儿反而不怎么在意。不过听说申雪、赵宏博的婚礼基本会按一场商业演出的路数操持,租体育馆、请体育跟娱乐“双圈儿”里的大腕儿站台助演,外加拉赞助、卖票挣费用……人们难免有点懵。 这也难怪,咱们从小受的教育里头,有一些“应该”、“不应该”是泾渭分明早就规定好,要求每个人必须能做出正确判断,以及模范遵守,比如应该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不应该尔虞我诈、随地吐痰大小便等等,但另外有些事儿却没有任何一本教科书或者行为准则上写明白了到底该怎么认识。申雪、赵宏博这场“婚礼营销”就是个例子,因为之前基本没见过这么办的,所以挑战了大伙儿的价值判断体系,一时得不出应该或者不应该的斩钉截铁结论,觉着应该也行,毕竟这么干给那些乐意捧他们场的商家、乐意见证他们幸福的粉丝儿们,创造了参与跟亲历的可能性;觉着不应该也行,毕竟结婚是纯个人行为,甚至属于隐私,把隐私推向市场,还明码标了价,多少有点赚钱穷凶极恶的嫌疑。 想必申雪、赵宏博已经盘算到了事情一出说嘛的都有,既然盘算到了,还非要戳那么老大个摊子“晒幸福”,那就晒呗,作为公民,只要不触犯法律,他们就有选择的权力。何止是他们,大伙儿一样有选择的权力,对他们这么干拍手称快乐意买账的,准备好钱拔腿凑过去好了,跺脚叹气不买账的,您了压根儿不会破费一分一毫,只是稍稍注意言辞,不要在人家大喜的日子太说三道四、出言不逊就好。 |